油脂猪 渗出性皮炎预防方案
猪渗出性皮炎是世界范围的猪病
,可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本病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应激反应
、皮肤损伤和管理不善可促进本病发生与发展
。主要的影响是生长速度缓慢
、僵猪
,哺乳阶段和断奶早期发病死亡率较高
。
病原菌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 ,这是一种产剥脱性毒素的皮肤细菌 ,导致皮肤细胞流失 。该细菌存在6种血清型和大量的噬菌体类型 。在某些病例中也发现产生一种或多种剥脱性毒素的其他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 、产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抵抗力 这种细菌耐干燥,但很容易受热而失活 。它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培养基上培养 ,并可通过生化反应进行鉴定 。该菌在体外对许多抗生素敏感 ,包括青霉素 、氟喹诺酮类 、磺胺/甲氧苄啶和头孢菌素 。也可能产生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 。
诱发因素 猪葡萄球菌感染通常发生在抓伤 、咬伤或粗糙的垫料造成的擦伤之后 ,并最有可能发生在无免疫力的猪身上 。
发生机理 这种微生物迅速扩散到整个皮肤 ,形成微菌落 ,引起炎症 ,并产生剥脱毒素 ,导致上皮细胞脱落 ,结痂 ,形成小泡(水泡) 、脓疱和棘皮 。皮肤变红的总体变化与炎症和过量的皮脂腺分泌有关 。出现中性粒细胞反应 ,随后皮肤在某些区域被侵蚀到基底层 。受影响的仔猪死于脱水 ,或有时死于蛋白质损失 。免疫(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可以防止同样的噬菌体类型或血清型的进一步感染 。
直接传播 感染的传播是猪与猪之间的接触 ,通常是小猪与小猪之间的接触 。在某些情况下,感染可能来自分娩过程中的母猪 。
间接感染 可能发生在猪栏设备的粗糙表面上 。在猪场之间传播通常是通过带菌猪,但也可能发生在受污染的工具或衣物上 。疾病可能只发生在没有免疫力的猪被细菌或以前没有在猪场出现的菌株感染时 。
发病日龄 该病通常发生在7日龄~5周龄的仔猪身上 。最早见于1日龄仔猪 ,特别是没有免疫力的后备母猪所生仔猪 。
临床症状 以精神萎靡 、皮肤暗沉和皮肤表面出现薄的 、浅棕色的斑点或鳞片开始 。由于打架或跪在粗糙的地板上 ,经常会导致脸颊或膝盖结痂 。在3~5天内 ,结痂的颜色变深 ,并扩展到背部的大部分和腹部褪色 。皮肤表面被渗出物覆盖 ,这使它具有油腻的质地并覆盖被毛 。有部分抵抗力(如母源抗体)的仔猪病情较轻 ,往往仅表现在面部 。受影响的猪不会抓挠 。受感染的仔猪体重迅速下降 ,通常皮肤明显增厚 、起皱 ,高达90%的仔猪最终在5~10天内死亡 ,死亡原因与脱水 、肝肾衰竭有关 。愈合结痂后痊愈 ,但至少需要10天 。
发病率 渗出性表皮炎通常只影响猪场的几窝猪 ,而不会影响一窝的所有仔猪 。该病可能持续在连续几个批次的仔猪断奶发病 ;后备母猪和母猪背部或臀部出现1~2厘米的油腻渗出斑或溃疡区域 。
临床诊断 诊断是基于临床体征和受感染猪的年龄(7日龄到5周龄) 。皮肤暗淡 ,腹部皮肤表面有薄的浅棕色斑点或鳞片提示早期疾病 。当整个仔猪都变得皱巴巴的并覆盖着油腻的渗出物时 ,皮肤损伤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抓挠并结合发病日龄可将该病与疥癣区分开来 。由于猪葡萄球菌侵入皮肤的任何局部病变并且潜在原因可能是昆虫叮咬 、注射 、脓肿或擦伤 ,因此在成年猪识别该疾病更加困难 。
实验室诊断 通过大量培养从皮肤中分离出猪葡萄球菌来确诊 ,其毒素和毒素类型可以通过PCR 确认 。
抗生素注射 早期病例可使用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氟喹诺酮类、头孢噻呋 、磺胺嘧啶/甲氧苄啶和林可霉素注射治疗 ,或在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注射或口服泰乐菌素治疗 。受感染的仔猪应获得水和液体替代品 ,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消毒剂清洗 。注射或口服治疗可能需要每天重复2~3天 。推荐注射华诺欣(10%恩诺沙星注射液)1ml/20kg体重 ,每天注射1次 ,连续3天 。同时配合口服补液盐饮水治疗 。由于葡萄球菌可产生大量毒素 ,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地塞米松抗毒素注射 ,可能会挽救部分仔猪的生命 。
改善饲养管理 规范剪牙的操作(如用锋利的剪牙钳 、不留牙刺) ,提供柔软的垫料(稻草 、去除锋利边角的木屑等) 。保持产房卫生 、将母猪清洗后进入产房 。两批次间应彻底冲洗和消毒产房及保育舍 。
免疫 紧急疫苗(自体菌苗)接种 。母猪 ,特别是后备母猪接种自家苗可显著降低母猪排菌的量 ,并且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 。断奶时发生感染时对仔猪进行疫苗接种可减少仔猪爆发的持续时间 ,但只能防止与疫苗菌株一致的细菌感染 。
特别提示 :“该病中可能存在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菌株 ,并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 。”
上一篇 :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下一篇:猪场如何诊断和预防回肠炎